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办学历史悠久,学院前身是1955年建校时成立的三大系之工业经济系。70年自动化人栉风沐雨,70年自动化人接续奋斗,经历多次学科、专业调整后2024年成立了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。学院聚焦智能制造、智能机器人、工业互联网、智慧物流、应急救援等重要国家战略,依托学校信息、通信、网络学科优势,以智能机器人、无人系统为特色,培养在具身智能、机器人与无人系统、工业互联网、应急通信、智能感知与控制、智能制造、物流工程等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、卓越实践能力、宽广国际视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。
学院现有自动化、机器人工程、机械工程(数字智能)、邮政工程(智慧物流)四个本科专业,控制科学与工程、机械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控制科学与工程、机械工程、物流工程(自设)、电子信息(控制工程)(专业学位)、机械工程(专业学位)等多个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点。
薪火相传育英才,智启新程续华章。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,担负着新的使命,承载着新的梦想与希望。为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,提升办学质量,强化队伍建设,加强院友联络,特设立“智启·归鸿”发展基金,以汇集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,全面推动学院教育事业持续发展。
[基金用途]
“智启·归鸿”发展基金计划用于以下几个方面:
1.校友成长和互助:支持举办校友发展成长和终身学习项目,如各类校友互助学习项目或论坛、讲座、活动等,促进校友间的交流与合作。
2.人才培养: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实践、科技创新、国际交流、社会实践等专项活动,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国际视野。
3.学科建设:资助学术前沿和学科交叉研究,包括具身智能、机器人与无人系统、工业互联网、应急通信、智能感知与控制、智能制造、物流工程等基础理论和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,推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。
4.师资队伍建设:资助高层次人才引进,奖励在教学、科研、学生培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,提升教学和研究水平。
5.困难学生帮扶:用于资助因家庭收入过低导致生活特别困难,或遭遇重大疾病、事故等陷入经济困难的学生。
6.基础建设:改善和建设教学、科研、办公等基础设施,包括实验室、会议室、办公室等,提升学院的教育和研究条件。
7.文化建设:改善和提升学院文化和环境育人氛围,弘扬学院优良传统,凝练国院精神,加强学院宣传力度及影响力等。
8.自定项目:根据捐赠单位或个人意愿,遵循《北京邮电大学捐赠冠名管理细则》等相关文件,自主设置项目,如设立奖学金、奖教金、助学金等,满足特定需求和目标。
[基金说明]
学院将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,设立专门账户,并成立工作组,依规管理和使用捐赠款项。学院将详细记录每笔捐款来源、数量及支出等情况,接受捐赠人监督和国家税务、审计等主管部门的税务和审计监督。
智启·归鸿发展基金项目捐赠联系人:
张老师 电话:010-66605367
邮件地址:zhangxue@bupt.edu.cn
办公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南丰路1号北京邮电大学 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312办公室